根据工信厅联通信函【2021】233号文《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“5G+智慧教育”应用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》,以及2021年10月11日校长办公会议要求,党委、校长办公室(信息化工作办公室)牵头推进智慧教育及5G+智慧教育项目申报工作,经研究决定面向全校开展项目征集工作,具体事项安排如下:
一、项目试点内容
依托5G网络超高速、低时延、大连接、高可靠性等特性,综合运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围绕“教、考、评、校、管”等教育领域重点环节,开展“5G+智慧教育”应用创新,探索典型应用场景,推动相关技术、产品、方案等加快成熟。
二、项目征集范围
结合试点内容要求,项目征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:
1.5G+互动教学。建设5G+全息课堂、4K/8K高清交互课堂、4K/8K高清直播课堂,支撑协同教学、沉浸式教学、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创新,助力跨校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。
2.5G+虚拟仿真教学。建设5G+全息实验室、4K/8K高清交互实验室、网上虚拟实验室、虚拟仿真系统等,与科技馆、博物馆、医院、工厂等教育教学场景互联,助力实验和实训教学。
3.5G+智能考试。面向体育、美育等户外和在线场景需求,无感知智能化采集考试过程数据,自动精准测量考试结果,探索智能在线考试全过程信息化管理。
4.5G+教育新基建。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,探索集中学科实验中心建设新模式,探索教育新基建实现路径,打造5G+教育新基建
5.5G+教育培训。充分整合资源,利用5G+教学环境,开展教育培训,服务终身学习教育,同时将教育教学和学习资源面向学生开放,支持学生自主学习。开展5G技术教培实验等。
6.5G+科研协同。建设算力设施平台、5G+协同工作平台、5G+高清会议服务平台等,支持科研协同。
7.5G+文化/媒体传播或渲染呈现。建设渲染系统和平台,构建AR/VR文化空间,促进文化创意渲染呈现和媒体传播。
8.5G+智慧校园。探索5G+智能校园园区,建设校园融合基础设施,推进绿色校园、平安校园建设。
三、项目申报要求
1.具备较好的实践基础,有明确的建设和应用计划,提出合理的预期目标和成果,两年内能够建设完成项目目标任务
2.项目需充分利用5G技术,具有明确的5G应用方案,能够通过5G等技术的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
3.项目开展初步应用,通过试点能扩大应用规模,提升应用效果。
4.项目应具备完善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措施,确保网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信息保护。
四、申报组织
为加强工作统筹,决定由本科生院、研究生院(研究生工作部)、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、科学技术研究院、学生工作部等部门牵头组织三地5G+智慧教育项目申报。5G+智慧教育项目申报落实相应组织申报责任,本科生院、研究生院申报项目3-5项,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、科学技术研究院申报项目2-3项,学生工作部门申报项目1-2项,欢迎相关学院、科研机构联合或单独进行项目申报。
1.各职能部门应加大组织5G+智慧教育项目申报力度,11月5日前完成项目申报书提交。
2.对5G+智慧教育申报项目,一旦纳入学校申报内容,各部门均应给予相应立项支持,从而实现综合立项支持。
3.对后续5G+智慧教育项目应予以优先立项支持,鼓励不同单位协同申请立项,开展5G+智慧教育实践探索。
4.应完善相应政策,鼓励支持各教学、科研单位、直属附属单位通过产教融合开展5G+智慧教育软硬件系统开发和应用实践。
五、申报方式
项目征集采用网上在线申报方式:登录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(https://service.sdu.edu.cn),在常用应用板块的“教学科研”中,点击“项目管理服务”即可进入申报系统。
申报流程:个人申报,部门(学院)审核
六、其他相关事宜
1.项目申报书按附件“5G+智慧教育”应用试点项目书格式填写。
2.学校将组织专家就项目申报书进行评审遴选完善,形成山东大学申报5G+智慧教育项目申请文件,完成上报及推进后续工作。
3.联系人:葛连升,13305314349
4.申报系统技术联系人:吴兆霞,15588815231